还未及笄便能早早被身为一族族长的公爹和一代宗妇的婆婆看中,想老儿媳帮老儿子撑起家的老太太?
这老太太岂是一般人,看他们挑的还有两个儿媳便知深浅,三弟妹她娘再如何能说会道,终归还是输在了脸皮不够厚。
但,这话,不说她妯娌两人交情如何,边上还有孩子在的,就是村道上没有人,也指不定猛地冒出一个人。
想到这儿,刘氏哪还来得及先给予方氏什么反应的,她便下意识朝村道左右两旁人家院子扫了一眼。
看!
村子里人家和她家不一样,多的是一日两餐,正赶上准备夕食的时辰,在家里待着的人多着了。
这不,前面左手边的后院就有孩子婶子冒出来了,刘氏赶紧开口打招呼,问对方上哪儿的寒暄上了。
就是唠上,可不敢多待,随着她家孩子出息了,她的人缘也更好了,就这么说两句话的工夫又有人出来了。
她要不说还要去老三家,大伙都能围着她唠到天黑,当然,她们这些人也不是多难缠、多难打交道。
这不,一听她说还要和老四家的去老三家一趟,不是让她先陪老四家的去老三家,有空上家里坐坐,就是说天不早了,让她早点回家,家里还有个快要生的老儿媳呢,等着吃她家孙子满月酒呢。
“二嫂,你瞅出来了没,咱们村里不光顾、周两家,连其他人家大娘婶子她们一个个都很看重三丫?
还不是三丫作坊开得大了、多了,她们想攀上三丫故意说好话听的样子,她们好像都怕你当婆婆的委屈了三丫似的。
瞅着她们一个个就老稀罕三丫了,怪事儿,平日里三丫也没咋出门,咋人缘老好了,我就没瞅见谁眼红三丫了。”
眼红?
怎么好意思眼红?
时至今日,不要得多么没有自知之明了才眼红她家三丫,就算有不识趣的,那得有多没脑子明面上眼红三丫。
不说三丫把整个村子都带起来了,单凭才貌,整个村子里小媳妇也好,大姑娘也罢,三丫也是拔尖了。
“倒是咱大嫂和她几个儿媳妇,咋就——”方氏说着停顿了一下,摇了摇头,“那四十两银子到如今还没还呢。”
何止没还钱,还想再借呢!刘氏琢磨了琢磨措词,“等他们还完你们几家,总会还的,迟早的事儿。”
嗯?
这么说来,还要老大家还这四十两银子了?方氏差点惊呆了,“我估计老大家一准没想还了。”
那是!
想还也不会在孩子爹之前上门提起这两笔银子到说好的还期时,还说什么三丫又不缺几十两银子。
不然孩子爹也不会气得非要让他们写下借条不可,缺不缺几十两银子和他们何干,实在太恶心人了!
“不是想不想还就能了事的,一个人要连做人最起码的诚信都没了,往后还有谁敢再信他半个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