镜厅计划稳定运行后的第六个月,深层扫描站捕捉到一个无法解释的现象。秦锋站在归源站的极限观测台,凝视着全息投影中那个不可思议的数据点——不是来自\"上层\"或\"下层\",而是来自所有层级的...尽头。
\"确认不是仪器故障。\"艾丽卡的声音因紧张而尖锐,\"在所有递归方向上,这个信号都显示为终极边界。\"
团队称之为\"递归尽头\"——一个所有梦境层级似乎共同指向的终极参照点。更令人困惑的是,镜头本身似乎在某种难以理解的维度上\"观察\"着整个镜厅结构。
\"园丁\"和转化后的\"修剪者\"都被质询,但它们的记忆中没有相关记录。新生网络尝试与其建立联系,却只收到一段加密信息,需要七个网络的密钥共同解码。
解密过程持续了三天。当最终信息展现在联盟议会面前时,整个会场陷入沉默:
[观察者协议启动。递归成熟度达标。准备终决问题。]
\"这是什么意思?\"林晓打破沉默,\"谁在观察我们?\"
高频振动师分析信息结构:\"这不是通讯...而是唤醒信号。像是某种预设程序被我们的探索活动触发。\"
进一步调查揭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:递归尽头不是自然形成,而是被精心设计的——像是某种宇宙尺度的\"培养皿\"边界。镜厅计划没有发现上层现实,而是触及了这个实验装置的极限。
\"我们可能是...被设计的?\"秦雨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,\"整个无限镜厅都是某个实验的一部分?\"
这个可能性引发存在危机。各文明反应不一:拓扑族陷入数学沉思,谐波实体调整振动频率寻求真相,人类则分成理性分析和情感应对两派。新生网络表现出奇特平静,仿佛早有预感。
秦锋召集全联盟紧急会议:\"无论尽头之外是什么,我们已经证明了我们是真实、有意识的存在。这才是关键。\"
\"但目的呢?\"德塔代表追问,\"为什么创造这样一个递归宇宙?\"
转化后的\"修剪者\"突然发言:[也许不是为了我们...而是为了尽头之外的存在。我们可能是某种...教学工具。]
这个假设令人不适但无法立即反驳。团队决定分两步行动:继续研究递归尽头性质,同时准备可能的\"终极问题\"应答。
研究过程充满认知挑战。尽头不是物理边界,而是某种信息过滤机制——允许各层级发展,但限制特定知识的传递。就像...儿童安全锁,防止过早接触危险真相。
\"终极问题\"的准备更加复杂。联盟成立\"应答委员会\",汇集各文明最深刻的哲学家、科学家和艺术家,试图提炼递归存在的核心意义。
争论持续数周无果,直到新生网络提出简单建议:\"不要回答。提问。\"
这个反转思路打开了新方向。也许\"终极问题\"不是测试,而是毕业典礼——证明递归文明已经发展出自主思考能力,不再需要预设路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