黎明前的山林笼罩在浓雾中,能见度不足五米。
林川蹲下身,检查着昨晚人影经过的地方。
露水打湿的泥土上,几个模糊的脚印依然清晰可辨。
“美式军靴……”林川低声道。
“你认识?”刘三炮愣了一下。
林川眨了眨眼睛,正在想着怎么解释。
作为后世的军迷,很多人都喜欢二战时期的老式装备。
德国的头盔,美国的军靴,意大利的打火机,都是军迷的收藏爱好。
眼前的脚印花纹很明显,一看就是美式43作战靴的纹路,这种靴底特有的鱼骨纹在泥地上会留下独特的印记。
刘三炮笑了笑,没有继续再问。
他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,里面是几块玉米饼子:“先吃点东西。待会儿进谷,得打起十二分精神。”
所有人都收拾妥当,林川把队伍分成两组:他和刘三炮打头阵,赵四海、丁大山居中策应,李满仓殿后。
通往山谷的小路,几人弓着身子前进,带刺的藤蔓不时勾住衣角。
悟空倒是如鱼得水,灵活地在灌木丛中钻来钻去。
“慢着。”林川突然停下来,蹲下身,从一丛野草上拈起一小截烟头,“大前门,新扔的。”
他做了个手势,所有人都安静下来。
山风穿过树梢的沙沙声中,隐约能听到谷底传来的说话声,但听不清内容。
他们又往前摸了几十米,来到昨天的位置。
透过最后一道灌木屏障,谷底的景象一览无余。
一群穿着便装的汉子正围坐在熄灭的篝火旁,林川数了数,竟然有十三个人。
其中一人手里拿着个铁皮罐头,正用匕首撬着盖子。
“看他们的坐姿。”林川压低声音对刘三炮说。
只见这些人虽然看似放松,但腰背都挺得笔直,双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,完全是长期军旅生活养成的习惯。更可疑的是,他们休息时枪械都不离身,而且摆放的位置出奇地一致,右手随时可以摸到枪机的位置。
林川仔细辨认着那些武器:大部分是美制1加兰德步枪,枪托上的US字样虽然被刻意磨掉,但独特的弧形弹匣暴露了身份;还有两把1卡宾枪,短小的枪身上缠着布条。最引人注目的是中间那个络腮胡,他膝上横着一支崭新的56式冲锋枪,这可不是普通土匪能搞到的装备。
“不对劲。”刘三炮低声道,“加兰德的后坐力大,没经过训练的人根本用不了。这些王八蛋,都是当兵的……”
林川注意到,其中几个人休息时都保持着警戒阵型。
三人面向东面山坡,两人盯着西侧小路,其他人看似在休息,实则时刻留意着各个方向的动静。更诡异的是,他们交谈时嘴唇几乎不动,声音压得极低,显然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暗号交流。
“不是普通土匪。”林川的手指摩挲着56式的保险开关,“看那个络腮胡,他擦枪的动作太熟练了……这些人里面,至少有五六个训练有素……”
刘三炮的呼吸突然变得急促起来。
林川顺着他的目光看去,只见谷底另一侧的岩壁上,被几丛灌木半掩着。
一个瘦高的身影正钻出来,手里拎着个酒瓶子。
“刀麻子。”
刘三炮的声音压得极低,“这王八蛋……果然没死……”
林川望向那个身影,已经是两鬓斑白,但那双鹰隼般的眼睛依然锐利。
他穿着褪色的军大衣,腰间别着两把驳壳枪。
他来到篝火旁,说了几句什么,众人哄笑起来,随后分成两组。
刀麻子带着十二个人往北面的林子走去,剩下两个人留在原地收拾营地。
“打猎?”李满仓疑惑地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