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听说了玉燕的种种英雄事迹,心中的热血被彻底点燃。
终于,他们再也按捺不住,直接发动哗变。
他们趁着夜色,突袭了驻扎在此的契丹守军。
一番激战后,成功控制了局面,打开城门,向玉燕投诚。
燕地百姓听闻此消息,纷纷涌上街头。
他们夹道欢迎玉燕的军队,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笑容,口中不断欢呼着:
“大梁万岁!燕王万岁!”
那声音汇聚在一起,仿佛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,在燕地的上空久久回荡。
玉燕率领大军顺利攻陷燕地后,望着城中满目疮痍的景象和百姓们渴望的眼神,当即果断下令安抚百姓。
她派出一队队士兵,手持粮食物资,分发给城中饥寒交迫的民众,同时安排军医为受伤的百姓医治。
玉燕深知,稳定民心是当下的首要任务,只有让百姓感受到温暖与依靠,才能真正稳固这片收复的土地。
对于那些卖国贼,玉燕自然不会让他们有什么好结果。
首当其冲的便是石经堂,这个为了一己之私割地叛国的罪人,玉燕下令将其九族尽数诛灭。
一时间,皇城内外喊杀声、哭嚎声交织在一起,鲜血染红了庭院的地面。
凡是冠石姓者,无一例外皆被斩杀。
这血腥的一幕,让整个燕地为之震颤。
而那些同姓的无辜平民,为了躲避灾祸,纷纷惊慌失措地改名换姓,仿佛石姓成为了世间最可怕的诅咒。
从此,燕地再无石姓之人,石经堂这个名字,也随着他家族的覆灭,成为了历史的尘埃。
玉燕每攻破一座城池,每到达一处被契丹侵占的土地,都会做出一个令人胆寒的举动——用契丹人的头颅筑起京观。
在那血腥的战场上,士兵们将一颗颗异族的头颅砍下,堆积在一起,筑成高高的土台。
那一座座京观,向天下宣告着玉燕的决绝与狠辣。
这下,全天下都知道,这位燕王,是抱着亡国绝种的决心在征战。
玉燕心里清楚,从她做出这些决定的这一刻起,她的名字,将注定在这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后世千秋万代,都会记得她此刻的功绩与狠绝。
这场战事如同一场漫长而残酷的噩梦,持续了近一年的时间。
玉燕的军队如潮水过境般,一路势如破竹,历经无数次大小战役,不断收复着被契丹侵占的失地。
契丹的守军虽不甘心失败,负隅顽抗,但大势已去,他们就像困兽犹斗,却已无力回天。每一次交锋,都只是在加速他们的灭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