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直到深夜时分。
两人才结束闲聊,封白也起身告辞,回到陈雨楼为他准备的屋子内。
外面漆黑如墨,楼内通透光亮。
站在窗前,封白却没半点的睡意,脑海里回忆着献王墓的剧情,细节处也一一推敲,生怕错过任何一幕。
足足有半个多小时后,他才深吸了几口气,快步回到桌子前。
拿起一边早已经准备好的笔墨,铺开一张纸,除去外面天地间呼啸的北风外,屋子里只听得到刷刷刷的落笔声。
随着笔墨渲开,一副画卷呈现在了封白眼前。
白纸上画的,分明是他从通灵照影中看到的那个世界。
那块竖立在悬崖边上的石碑也没错过。
就连那一行字,也特地写了出来。
“终于完成了。”
等到画卷上的墨点晾干,封白眼神里涌起一抹满意之色。
在那么短的时间内,将那虚影中的世界记住,可不仅仅是记性好就能行的,毕竟是在陈雨楼那个老江湖的眼皮子底下完成。
又观摩了片刻后,他这才将画卷收入系统空间内。
为自己倒了杯热茶,一双眸子清澈透亮,手指在桌面上敲动,脑海里‘极渊’两个字不断翻涌。
眼下心思平静,他倒是记起来几件事。
按照原著的说法。
最早提及到‘极渊’这个说法的,应该要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夏朝。
禹王涉九州、探四极,疏通河道治水。
也就是大禹治水的时代。
传闻中,禹王为了镇水,铸造了九尊大鼎,鼎身之上镌刻山海图。
而当时淮水边上有个尊奉蛇位神祇的古国,即拜蛇人的后裔,他们在地底之下的穴洞中居住,不识火性。
拜蛇人屡次掘开河道,导致洪灾泛滥,在被夏王朝降服后,拜蛇人后裔沦为奴隶,被发往地下挖掘鬼渠。
经过无数年的挖掘,最终凿穿龙门,将洪水引入了禹墟,而禹王镇水的九鼎也遗失在了地底之下。
“禹墟!”
封白目光渐亮。
传闻中提到的禹墟,其实就是极渊。
这也是关于极渊的第一次文字记载,之前只存在于拜蛇人的古老相传当中。
地有四极,而四极之外,有无尽深渊,将整个大地隔绝。
夏王朝覆灭后,拜蛇人后裔,也就是鬼奴,在极渊内建造了吐火罗城。
时光流逝。
再一次有了极渊记载的,则是千年后。
此时极渊通道已经被掩埋,一部分鬼奴后人从地底逃离,遁入西域大漠,成为了吐火罗人的先祖。
这些鬼奴逃离,世间关于极渊的消息再次消失。
至于最后一次出现,已经是始皇帝命人用秦王照骨镜于极渊镇压僵人的时代了。
距离那次到如今,已经又有两千多年。
“看来必须找到先秦时代的古籍。”
封白打定心思。
不过这种一般而言,不会出现在史书上,倒是可以去寻找当时六国方士或者秦朝掌管祭祀、观星的太史令,他们所著书中,应该会留下此事记载。
毕竟连始皇帝都被惊动,方士尽皆发出预言。
在当时,一定算的上是‘天变’一类的大事件。
还有一种,从野史中或许能够找到记录。
不过汉代独尊儒术,各家古卷被毁无数,又历经两千余年,浩瀚书海,茫茫无比,想要找到这种记录无异于是登天一般。
将整理的这些念头,一一记下后,封白这才是放下心来。
终归到底,还是秦王照骨镜所涉太大,让他不得不认真对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