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便有,在陈群,顾雍,黄忠,周泰等高层稳定局势情况下,也是一点影响都没有。
而九江对外散步的消息,是张幕在寿春城内坐镇。
王朗如何知晓他身份呢?
“分析!”王朗淡定自若回答道:“以在下对张明府的了解,征讨山越和反贼祖郎这件事,必定会随军出行。”
“之所以对外宣布假消息,要么是对丹阳有图谋,要么便是故意让祖郎等逆贼放下戒备,又或者两方面原因都有!”
王朗侃侃而谈,好似看穿一切。
闻言,张幕往前走了两步,明知故问道:“以你对本府的了解?不知先生是....”
“在下东海王严。”王朗拱手答道,并未玩什么故弄玄虚。
“东海王严?”郭嘉微微皱眉。
王严这个名字,他总感觉在哪里通过,但一时间却想不起来。
非是大儒!
也并非有什么大学问者。
黄巾时期有过出色表现之人?
思绪急转,郭嘉找不到答案。
相比较他,鲁肃原本居住在徐州下邳东城,尽管距离九江郡更近,却听说过不少当地发生的事情,一下便想到了什么,问道:“可是杨太尉高徒,曾任菑丘县长,为师弃官服丧,获举孝廉受官府征辟而不应命的王景兴?”
三公之徒,绝对能让圈子里的记住。
曾人县长之职,也不是一个小官。
重点是王朗为了给师傅守孝而辞官,因此被举孝廉却不用,为人称道。
“原来是他。”郭嘉瞬间反应过来。
他在袁绍那边蛰伏时,曾经听过田丰和沮授谈论到王严,说其有经天纬地之才,更是难得义士。
“正是区区在下。”王朗作揖颔首。
张幕连忙上前捂住他的手,惊喜道:“不曾想今日能在此遇到为师守孝的王严先生。”
“先生缘何至此啊?”
张幕眼中泛着好奇。
“吾是为了明府您而来。”王朗回答道。
张幕顿时愣住。
为了他?
他已经有这魅力了?
等等!
“莫非是子仲?”张幕试探着问道。
菑丘在徐州彭城,但王朗辞官给老师杨赐守孝三年肯定是在家里进行,也就是在东海郡郯县。
糜竺或者说糜家也是在东海郡起见,大本营在那里。
双发或许有所交集。
刚才王朗也说对他进行过特别关注,分析出他的性格才敢断言他肯定随军出征。
如果没有瞬间移动这个能力,王朗这猜测很可能是对的,他却是会随军出战。
而现在,他是随机抵达。
“正是糜别驾!”王朗轻轻点头,解释道:“吾在东海时曾多次受到糜家照拂,与子仲也有私交。”
“前些月子仲被陶使君招募为别驾后,派其来劝说我出仕。”
“陶使君在徐州多有政绩,是一方良牧,吾原本想要相助。”
“但在分别前,子仲又给景兴说了张明府,道您是明主。”
“对于明府您,景兴多有耳闻,便想到九江亲眼一见。”
“不过吾在坐船到下邳境内时听说丹阳宗帅祖郎造访,山越兵围宛陵,便转道来此次。”
“既是为了住周明府一臂之力,也是为了守株待兔。”
王朗眼带精光。
守株待兔,这兔子自然是张幕了。
“哈哈哈,有趣!”
王朗的毫无保留让张幕有些错愕,随即放声大笑。
“那么景兴,你来见我是为你自己,还是为周明府。”
“都不是!”王朗轻轻摇头,说道:“是为了张明府您。”
“哦?”张幕眉头微挑。
王朗这时说道:“张明府,您现在可愿随我入城!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