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乃是不良帅,需坐镇长安,如此之事莫非没有人能够代替你?“
此刻,李世民也从自己的愤怒中平静了下来,听到袁天罡的发现有些不爽。
等了几天才等到其回来,又要离开?
玩呢?
“利州刺史何人?”李世民问道。
“陛下,利州刺史乃萧釴!”
袁天罡恭敬回答。
他一听李世民的意思,就知道自己去不成了。
说是担忧长安安危的意味。
但这其中,又何尝没有不愿意自己离开长安,带着忌惮的意思。
他可不想冒大不韪。
“萧釴?萧瑀的那个儿子..”
“朕知道了,你下去吧!”
李世民思索一番,摆了摆手。
“遵旨。”
袁天罡领命,心中叹息一声,黄埠退下。
他其实很希望自己可以去亲自调查,一方面是对天象感兴趣,另一方也是离开长安这个是非之地。
接下来好多年,这里都将不太平。
但李世民不给这个机会。
如今去不了,有些事他也鞭长莫及。
“怎会如此?”
李世民揉了揉太阳穴,感觉很头疼。
自从李淳风的消失后,他心中便涌现出一种错觉,自己这大唐,似乎要风雨飘零了。
可是怎么会呢?
继承隋朝的底子,他一直都好好发展。
虽然玄武门之变后经历过一些事情,但之后十数年,大唐在发展下已经十分壮大。
他可是天可汗。
这种感觉很奇怪,按理说不应该。
“我这大唐已经立国几十年,一切都在朝着兴盛前进,不可能出现任何问题。”
李世民甩出心中杂念。
此刻正是蒸蒸日上,一定是幻觉。
“来人,传萧瑀!”
……
长安城门。
一辆马车正在缓缓的朝着出城的方向行进。
马车后面跟着一队人马,个个精神抖擞,守城的校尉一看,发现是大唐左千牛卫。
这是有大人物出京了。
“整队!”
守城校尉急忙下令列队送行。
........
贞观十八年六月,大唐尚书左仆射萧瑀奉命巡视山南道,加山南道黜置使,利州都督!
而在萧瑀的车架离开不留,又有两辆马车从城门出来。
只不过比起来这萧瑀出行,寒酸多了。
萧瑀位高权重,如今又得了圣旨出行,算是替皇帝巡视山南道,千牛卫护卫,荣宠倍至。
“父亲,我们真的要去襄州吗?”
马车中一个少女满脸的委屈和不愿。
“这有什么办法,调任文书已经到了手中,不去能行吗?”
“罢了,走吧,襄州路途遥远,我们还是赶紧赶路!”
车内子中年男子叹息一声,车夫扬起鞭子,瞬间疾驰而去。
他本来还想着在长安这个大唐的政治中心好好的发挥自己才能,结果没想到莫名其妙的被吏部派往了襄州。
“襄州也不错,起码还是山南道治所。”
中年男子如此在心里安慰自己。
如今,他也只能这么做。
........
与此同时,皇宫中。